企业信用违规的代价
信用合规为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先看下信用监管最严历的金融行业和信用行业。金融机构和信用机构都是以较少的成本和较低的风险产生较多的收益,在这种价值创造的过程,成本投人和风险控制如果稍有不体,就会产生亏损。在《商业银行合规风指引》和信用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外,法律与合规风险是金融机构和信用机构最大的风险之一。如果控制得不好,金融机构和信用机构的违规成本和风险总量就会上升,价值创造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威协到机构的安危。
企业信用违规的代价:
当人们讲到合规的价值时,大部分人会说合规帮助企业守住法律底线,树立合规文化,提升信用和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重大风险,保证长治久安等。这些说法一点没错,却没有太多感觉。如果换种思路,讲讲反面的案例,也就是信用违规的代价,可能更容易被人理解。因为人们总是习惯通过触目惊心的案例才能记忆深刻。
信用违规的代价之一:巨额的维权费和律师费用。
在合规风险事件中,企业除了花销更多的维权费,永远不会成为赢家,而律师却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律师是合规调查的忠实拥护者,他们很多人成为千万富翁,只是因为运气好撞上了一两个违规的倒霉蛋。
信用违规代价之二:巨额的民商事赔偿和行政罚款。
随着违规事件的曝光,信用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惩罚越加严重和严厉和严厉。动辄百万千万、上亿甚至数十亿元的罚款已经不稀奇,而这样的罚款对被罚企业或者机构来讲,有时真的会伤筋动骨。
信用违规代价之三:追究公司高管法律责任。
企业信用信息被信用监管和执法部门认定存在违规行为,缴纳巨额罚款的同时,这些企业的责任高管也被开除或者降职或罚款处罚。
信用违规代价之四:名声和商誉毁于一旦。
违规不仅可能受到行政制裁、司法制裁、民商事赔偿而导致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受到声誉和商誉的损害,在极端的情况下,还会被市场淘汰。如英国巴林银行因交易员违规交易产生巨额亏损而倒闭,法国兴业银行,因一名交易员的违规操作遭受巨额损失而险些毁于一且。汇丰银行伊朗洗钱事件让其声誉蒙垢。
信用违规代价之五:退标废标和供应链断裂。
近些年,作为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贸易措施的延伸,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逐渐加强了信用监管和执行力度,被调查制裁企业一且触犯信用法律法规,极可能面临退标和供应链断裂的危险。
信用违规代价之六:虚假信用宣传、虚假证明文件罪与公司破产清算。
因为虚假信用宣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违规事件而倒闭的企业和机构逐年增加,以第三方、政府为代表的信用监管机构越来越持一种零容忍的态度,面对侥幸和故意的违法违规者的信用调查和信用惩戒成为一种常态。(来源:信监官网)